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姜堰水稻一路“加速增值”......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试点县(区)之一
姜堰区在水稻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让种植的水稻长出更多“增值米”
三夏时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持的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1035亩试验示范区,腾飞农场首创的全省“水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吸引了不少省内外种粮大户前来观摩。
小麦收割后,先翻耕土地、晒地,让疲劳的土地“松口气”、“吸口氧”,然后在田间施上家积肥,配上一定数量的化肥,两者融合,既改变土壤质态,又使田块持续增力。腾飞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田有军告诉记者,原来水稻种植全季要施用四次化肥,现在采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次施用就能保全季,不仅省时省工降成本,还能实现减肥、增产、护地三重目标。
在姜堰区三水街道井贤农场,插好秧苗的田块里,分布着60多个“分离式静态气箱”。有了这些气箱,种出的大米品质更优良。4年前,为有效控制田间化肥农药等大气污染,井贤农场与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了全天候适时监控水稻田块大气污染新装备,即“分离式静态气箱”。
在数据“护稻”的同时,井贤农场还采用水稻全生育期精简用药技术模式,提高水稻品质。这项技术通过稻种浸泡消毒与农药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在水稻生长早期构建起坚固的病虫害防线,实现了播种后90天无需用药的神奇效果,每亩能节省成本30元,产量还不受影响。
把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水稻生产中
姜堰区的水稻种植产业
大踏步走上了质量之路、绿色之路
连续三年包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
四度问鼎中国绿博会金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双认证
稳居“苏米十大区域品牌”TOP榜前列
从2022起
“姜堰大米”年销售营业额超20亿元
- “超级工程”书写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2025-07-01
- 【地评线】荔枝网评: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初心如磐奋楫笃行2025-07-01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风华正茂 初心如昨2025-07-01
- “苏超”超在哪?答案就在这些数据里!2025-07-01
- 【燃情“苏超”】持续圈粉!外省外国球迷现场助阵2025-07-01
- 勇争先改革进行时①|全国首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