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泰州城区第一个中共支部在这里!
千年海陵,文脉绵长。这里,曾赓续胡瑗“明体达用”的薪火,留下王艮讲学的回响,回荡着梅兰芳婉转的唱腔,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锦绣文章。悠悠凤城河滋养着海陵独特的文化气质,也吸引着八方来客。
为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芳华、彰显城市品格,海陵区融媒体中心全新推出“文润凤城”专栏,以文字为媒、图片为介,带您走进海陵的文化深处,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城市温度,共赴一场文化之旅。
海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百年征程铸辉煌
万里河山写满希望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华诞
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在泰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肌理中
镌刻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印记
值此“七一”党的生日之际
让我们循着历史脉络
走进那曾点燃革命星火、见证忠诚信仰的
中共泰州城最早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
感受泰州共产党人
从星火初燃到燎原之势的壮阔征程
中共泰州城
最早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
中共泰州城最早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原址在昭昭汪23—24号,是邹氏家族的老宅,中国共产党泰州城区组织最早的活动场所。现位于海陵区老政府东南角(原址附近),为利用原址旧木料全貌复建。
1
“五四”觉醒泰州城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场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姿态参与斗争,标志着革命性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图片为AI生成
为了声援五四运动,5月24日,泰州城区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主张,号召城乡人民齐心协力抵制日货。此后,海陵多次发生大规模反帝爱国斗争,为以后的革命运动、为党组织在海陵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年夏天,泰州民治学会成立并发出宣言书,号召泰州人民团结起来,为争取民主自由权利而斗争。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泰州各界纷纷展开实际行动声援上海工人的正义斗争。
1926年夏,海陵大旱,农作物严重歉收,泰州西郊森森庄佃农陈国宾等人带领贫苦农民奋起反抗,掀起减租运动。是年11月,毛泽东以“润之”的笔名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上发表题为《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写道:“泰县森森庄地方之农民,今夏因旱情请求减租,起了个运动。地主压迫,捕去为首数人?!?/p>
2
星火初燃照凤城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1925年1月,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一批共产党人来到泰州城,使泰州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泰州独立支部(摄于2004年)
城区第一个中共支部——昭昭汪邹冰家
1926年11月,中共江浙区委派黄钟(又名黄克孚)到泰州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年底,黄钟发展进步学生邹冰、戴璧城、邹昌、邹声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昭昭汪邹冰家成立泰州城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泰州独立支部。黄钟任支部书记,邹冰、戴璧城分别负责支部的组织、宣传工作。支部在黄钟的带领下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活动,深夜散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标语、传单,发动群众抵制日货。
城区第一个中共县委——施家磨坊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初冬,孙秋生以团省委巡视员身份来到泰州,于1928年春,在泰州城区施家磨坊成立了中共泰县(泰州)临时县委,孙秋生为书记,黄钟为组织部长、邹冰为宣传部长、戴璧城为青年部长,这是泰州第一个县委会。在此期间,中共江北特委书记黄逸峰曾来到泰州施家磨坊,向孙秋生布置发展党员相关工作,传达省委指示,要求泰县、如皋、东台一起参加“五一”暴动,并开展训练暴动成员等工作。
城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沈毅
沈毅,原名沈鸿钧,海陵城区人,1923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泰州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独立党支部书记、第一个县委书记。他在泰兴成立了泰州地区第一个塾师联合会、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农民运动委员会、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社——醒农合作社,领导了泰兴“七二”围城斗争和“五一”农民暴动。1928年“五一”暴动失败,6月25日晨,沈毅被国民党泰县军警抓捕,28日在泰州大校场英勇就义。
3
旧址新颜证沧桑
2005年,为深化行政改革,决定拆迁昭昭汪居民住户建设海陵区社区行政服务中心。
2006年,省文物部门批准对昭昭汪23—24号进行移址复建。
2021年,海陵利用原昭昭汪23—24号的旧木料,在原址附近(海陵区老政府东南角)全貌复建。
沿鼓楼路向西至府前路,中共泰州城最早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广场上的“初心”二字,耀眼夺目,是原县级泰州市副市长、文史专家陆镇余书写。她是信仰凝结的磅礴力量,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热血探索,更是共产党人高举右拳目视前方的庄严承诺。
如今,宅院总面积5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一部分用于展示昔日旧貌,一部分用于陈列1926年-1949年泰州老城区中共组织的发展史。
院落共前后三进,复原了原昭昭汪23—24号的中堂、会议场景和卧室,又融入了展厅和会议室。
中堂为五架抬梁式建筑,中堂山水画以及两边的晚清字画为友人赠予邹植哉(邹冰父亲),楹联则为邹家后人所书,表达了邹家忠厚仁义的家训。中堂采用的响厅设计,是在铺设地面砖时,用倒扣的陶盆架空地面,撒上稻壳后,再在盆上铺设方砖,既能防潮又能起到隔音效果。若有人行走,地面会发出响声,可为隔壁开会的共产党人提供信号。
中堂西侧便是当年黄钟发展邹冰、戴璧城、邹昌、邹声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宣誓地,也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会议室。
位于正房西侧的卧室更是别有洞天,悬挂的布帘后,原是放置马桶的地方,但却开了一扇小门,作为紧急情况时的逃生通道。
展厅里,详细展出了1926年-1949年泰州城区中共组织的发展史,图文并茂,史料详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影像……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感受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力量。
从1926年暗夜中的星火,到今日红色教育的热土,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见证了一座城的信仰之路,是最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堂。它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新征程上砥砺初心的灯塔——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开放时间
每周四上午8:30-11:30
下午2:00-5:30
免费对外开放
地址:海陵老区政府东侧广场
- “超级工程”书写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2025-07-01
- 【地评线】荔枝网评: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初心如磐奋楫笃行2025-07-01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风华正茂 初心如昨2025-07-01
- “苏超”超在哪?答案就在这些数据里!2025-07-01
- 【燃情“苏超”】持续圈粉!外省外国球迷现场助阵2025-07-01
- 勇争先改革进行时①|全国首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