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 |江苏泰州:古籍地方文献里的中秋古诗与习俗
又到一年赏月时,江苏泰州古籍地方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中秋的诗,不仅诗句优美,还记载着不少当时的中秋习俗。
清代康发祥诗云:“月宫人祭在中秋①,果品堆柈(同‘盘’)各样收。更向水乡求异品,鲜红菱角又鸡头。”(《海陵竹枝词》卷二)
【注释】
①《泰县风俗谈》卷十:“俗以八月半为中秋节。比户香花供月。其陈设有兔子灯、宝塔灯、菱、藕、榴、芋、月饼之类,多者至二三十种。举家向月膜拜,谓之敬月宫。”
清代赵瑜诗云:“中秋人口称罗汉①,未到黄昏盼月圆。东壁笙歌顽宝塔②,西家鼓乐上张仙。”(《海陵竹枝词》卷三)
【注释】
①俗云一年三百六十日,自端午日起,中秋日止,此一百日之内极难调理。若保过中秋,则无大忧虞。铁罗汉,谓人精神健旺。
②旧俗以碎瓦堆成“宝塔”,顶端留一塔口,在塔内燃烛或点燃竹木谷草等燃料。
清代储树人诗云:“愿得蓝田玉产双,宜男香草佩兰茳。上元佳节中秋夜,送了张仙①又送樁。”(《海陵竹枝词》卷四)
【注释】
①典出蓝田种玉,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清代储树人诗云:“中秋赏月月光明,碧藕红菱碟子盛。蜡炬辉煌看宝塔,高高却是瓦堆成①。”(《海陵竹枝词》卷四)
【注释】
①中秋日,俗以碎瓦堆宝塔,燃灯于内。
此外,夏兆麐先生在《泰县风俗谈》中也记载了部分有关中秋节的泰州地方风俗。
堆瓦塔
中秋之夕,小儿以瓦爿堆作宝塔,燃灯于内。
烧斗香
香肆以纸为斗束线香,层累而上,多者至三五层,名曰“斗香”。中秋夜,人竞买而焚之,谓之烧斗香。
送船樁
送船樁为人有子之兆,鼓乐导前,至则爆竹声声欢迎入室。姜堰更有送桥砖例,砖以西街岱岳寺侧,号称三桥者为最灵应云。
作者:叶劲松
相关诗作由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严勇整理
编辑:王健
- 24幅垛田农民画 演绎兴化“节气”之美2025-05-12
- 泰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百亿级新型船舶产业链2025-05-12
- 江苏泰州:泰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百亿级新型船舶产业链2025-05-12
- 江苏泰州:刚柔相济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2025-05-12
- 江苏泰州:24幅垛田农民画 演绎兴化“节气”之美2025-05-12
- 江苏泰州: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泰州赛区激情开赛 首战泰州2025-05-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